环球快讯 | 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全面启动建设 – H5环球视角

本文核心洞察
203米高的“核电巨人”在山东拔地而起!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招远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这不仅是我国核电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将创造年发电500亿千瓦时的绿色奇迹。项目创新采用二次循环冷却技术,颠覆传统核电站依赖海水的冷却模式,通过巨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幅降低能耗与飘水率。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独创的安全设计可在极端情况下保障核岛冷却系统持续运行30天,为全球核能安全树立新标杆。建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62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1万公顷——这组震撼数字背后,是中国核电走向高效、安全、环保的里程碑式跨越。
— 本内容由 H5环球视点对原文进行分析和提炼,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核心信息,观点仅供参考,请以原文为准。

  新华社济南11月18日电(记者王丰、邵琨)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环球快讯 | 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全面启动建设 - H5环球视角

  山东招远核电项目位于烟台招远市张星镇,是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布局的第十个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项目全部机组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500万人口的年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等效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5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2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植树造林超11万公顷。

  “项目最显著的特点是配置了高达203米、淋水面积为16800平方米的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首次将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应用到了‘华龙一号’机组上。”山东招远核电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喻向东介绍,冷却塔将核电站常规岛的直接冷源由大海变为大气,依托大气热阱带出常规岛热力循环余热,海水仅作为补充水源。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使用,还大幅降低水头和能耗,最大程度降低飘水率,有力保障了冷源安全。

  据介绍,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凭借自身蓄水量,在失去厂外补水的特殊工况下,仍可确保机组连续运行不少于2小时,为极端情况下机组安全稳定退出预留“缓冲带”。此外,项目还首次为“华龙一号”配置核级机械通风冷却塔,其自备大容积水池可在失去补水情况下,为反应堆提供不少于30天的冷却能力,进一步强化核岛冷却保障。


【H5编辑部声明】

本文内容由H5环球视点编辑部基于外部资讯源编译整理。我们致力于提供客观、准确的环球动态,但不对原文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作任何保证。文章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

责任编辑: H5编辑部

《环球快讯 | 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全面启动建设 – H5环球视角》有19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