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肯尼亚贫民窟孩子们用舞蹈表达心声的新闻,心里特别有感触。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孩子,往往被主流社会忽视,但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把内心的声音传递给了世界。你知道吗?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有个叫”贫民窟之声”的社区电台,完全由当地青少年运营,他们用手机录制节目,讨论教育不平等、暴力问题,甚至邀请政府官员参与对话。这种草根媒体正在成为贫民窟儿童发声的重要渠道。
艺术表达的治愈力量
艺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在印度孟买的达拉维贫民窟,有个叫”墙上的学校”的项目,孩子们在破旧的墙壁上作画,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画了出来。有个叫拉吉的12岁男孩,画了一幅”会飞的学校”,他说希望学校能带着他们飞出贫民窟。这些画作后来被制作成明信片出售,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孩子们的教育条件。你看,艺术不仅能表达,还能带来实际的改变。

不过说实话,要让这些声音被听到并不容易。贫民窟儿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发声平台。在菲律宾马尼拉,一群孩子自发成立了”小记者团”,用二手手机记录日常生活。他们拍摄的视频最初只能在社区内传播,后来通过社交媒体慢慢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关注。这个过程很艰难,但他们坚持下来了。
数字时代的新机遇
现在科技发展给贫民窟儿童带来了新希望。在肯尼亚,有个叫”数字故事讲述”的项目,教孩子们用简单的视频剪辑软件制作短片。有个女孩拍摄了她每天取水的经历——要走两公里路,排队一小时。这段三分钟的视频在网上获得了数十万点击,最终促使当地政府改善了供水设施。数字工具让他们的声音传得更远,这真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但我也在思考,光有发声渠道就够了吗?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声音产生实际影响。在秘鲁利马的贫民窟,孩子们组成了”儿童议会”,定期与市政府开会,提出改善社区的建议。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提出的增设路灯、修建 playground 等建议,居然真的被采纳了!这证明孩子们的声音不仅能被听到,还能推动改变。
说到底,贫民窟儿童需要的不仅是一个麦克风,更是一个能被认真聆听的机会。看着这些孩子们用各种创意方式表达自己,我常常想,也许我们成年人应该更认真地倾听——因为他们说的,往往是最真实、最迫切的社会问题。
看完很有感触,这些孩子用艺术发声的方式太令人感动了!
数字工具让弱势群体声音被听见,真是时代的进步👍
想知道这些项目有没有在中国开展?好想参与支持
贫民窟儿童议会这个点子太棒了,孩子才是最了解社区需求的人
艺术不仅能表达心声,还能改善生活,双赢啊
每天走两公里取水…看得我眼眶都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