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金融合作有何新机遇?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综述:中欧金融界期待财金合作再升级

说实话,当我看到中欧金融界这些互动消息时,确实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暖意。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两个经济体能坐下来认真讨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这本身就已经传递出相当积极的信号。德方代表那句”搭建桥梁、建立信任”说得特别好,金融合作说到底不就是要先破除彼此的心理隔阂吗?

绿色金融:中欧合作的新支点

不得不说,这次会议把绿色投资合作单独拎出来讨论真的很明智。欧洲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中国正在推进”双碳”目标,这个契合点找得恰到好处。我注意到他们已经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开展的农业合作项目,把技术、知识和融资打包成一个解决方案,这种模式如果能在更多领域复制,说不定能成为中欧合作的样板工程。

中欧金融合作有何新机遇?

想想看,仅去年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就超过22万亿元,这个市场规模对欧洲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反过来,欧洲在绿色债券标准和ESG投资方面的成熟经验,也正是中国市场迫切需要的。这种互补性简直是为合作量身定制的。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现实路径

《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指引》的发布是个很实际的举措。说真的,以前欧洲机构想投资中国市场,最头疼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现在有了这种接地气的指南,至少能让更多人搞清楚游戏规则。不过我觉得,光有指南还不够,双方在监管规则对接上还得下更多功夫。

上海证券交易所那位副总说得挺对,金融合作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事。现在中国债市已经被纳入多个国际指数,A股在国际指数中的权重也在提升,这些变化都在创造新的合作空间。我特别好奇的是,接下来在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方面会不会有更大突破?比如中欧ETF互通,或者更多元的风险管理工具?

话说回来,看到德国议员提到”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个概念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机遇。中欧完全可以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携手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既避免恶性竞争,又能发挥各自优势。这种”1+1>2″的合作模式,或许比单纯的双边往来更有想象空间。

说到底,金融合作最需要的是耐心和诚意。就像那位总领事说的,专业对话越充分,互信基础越牢固。在这个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刻,中欧这两个重要的经济体能够相向而行,本身就是对全球市场最好的稳定剂。不过我也在想,接下来具体会有哪些实质性的合作项目落地?这可能是所有市场参与者最关心的问题了。

《中欧金融合作有何新机遇?》有8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