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医生怎么说健身?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健康我来说丨老年人“全年无休”式健身科学吗?

说实话,每次看到公园里那些白发苍苍却依然坚持锻炼的老人家,我都特别佩服他们的毅力。不过作为康复科医生,我经常在想:这种“全年无休”式的健身方式真的适合每个人吗?最近采访了华东医院康复科主任郑拥军医生,他的观点让我对老年人健身有了全新的认识。

康复科医生怎么说健身?

老年人健身的误区与真相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老人家的健身方式其实存在隐患!比如我见过有位大爷每天雷打不动地快走两小时,结果膝盖疼痛越来越严重。郑医生告诉我,老年人运动要讲究“适量”和“个性化”,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他说:“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会自然退化,过度运动反而会加速这个过程。”

有意思的是,郑医生提到一个案例:有位70岁的退休教师,坚持每天晨练两小时,结果体检时发现关节磨损比同龄人严重得多。这让我想到,运动确实需要科学指导,不能光凭热情。康复科医生建议,老年人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60分钟就足够了,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

康复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你知道吗?郑医生特别推荐老年人尝试太极、游泳这些低冲击运动。他说这些运动既能锻炼心肺功能,又不会给关节带来太大负担。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推荐,他解释说:“太极的动作缓慢柔和,能很好地训练平衡能力,这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特别重要。”

不过话说回来,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放松也很关键!郑医生分享了一个真实数据:在他接诊的老年运动损伤患者中,近60%都是因为没有做好热身就直接开始运动。这个数字真的让我吃惊,原来这么简单的一个环节,居然有这么多人都忽略了。

最后想说,看到那些在公园里认真锻炼的老人家,我真心觉得他们的精神可嘉。但康复科医生的建议提醒我们:健身要讲究科学,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适度运动才能带来真正的健康效益。毕竟,我们的目标是健康长寿,而不是盲目追求运动量,你说是不是?

《康复科医生怎么说健身?》有5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