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品牌如何开拓中国?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专访丨“希望将更多锡器精品呈现给中国消费者”——访马来西亚皇家雪兰莪董事总经理杨永礼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马来西亚品牌进军中国市场这事儿,让我想起前几天在商场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个马来西亚的榴莲品牌在商场做试吃活动,排队的中国消费者一直绕了三圈。这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有些马来西亚品牌在中国能这么受欢迎,而另一些却始终打不开局面?就拿皇家雪兰莪来说,他们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绝不仅仅是靠产品本身那么简单。

马来西亚品牌如何开拓中国?

文化共鸣是敲门砖

皇家雪兰莪的杨永礼说得特别好,“锡制品与中国文化渊源深厚”。这可不是客套话,他们的“丝路系列”从敦煌壁画中汲取灵感,这种文化上的共鸣让中国消费者感到亲切。其实很多马来西亚品牌都具备这种优势——毕竟马来西亚华人社群保留着完整的中华文化传统。但是,光有文化认同还不够,关键是要把这些文化元素转化成现代消费者能理解的设计语言。

渠道布局要精准

我注意到皇家雪兰莪在中国的店铺选址很有讲究,北京旗舰店、上海和成都专柜,这些可都是消费力强、对新事物接受度高的城市。特别是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时尚中心,对高端手工艺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纯靠线下渠道可能还不够,中国电商这么发达,抖音直播、小红书种草这些新渠道,马来西亚品牌真的要用起来啊!

本土化不是简单的翻译

很多马来西亚品牌进入中国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本土化理解成简单的语言翻译。实际上,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策略,都需要针对中国市场做深度调整。比如马来西亚的白咖啡,刚进入中国时很多人喝不惯那种偏甜的口味,后来调整配方后才慢慢被接受。说到底,中国消费者要的不是“原汁原味”,而是“恰到好处”的改良。

看着皇家雪兰莪在中国市场的稳步发展,我真心觉得马来西亚品牌在中国机会还是挺大的。不过要提醒的是,中国市场变化太快了,今天的成功经验可能明天就不管用了。品牌方得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随时准备调整策略。毕竟,在这个全球最活跃的消费市场里,停滞不前就是最大的风险。

《马来西亚品牌如何开拓中国?》有4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