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气对机场的影响?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暴雨致吉隆坡机场天花板漏水 机场控股将对承包商追责 | 联合早报 - H5环球视角

看到吉隆坡机场因为暴雨漏水这事儿,说实话还挺让人意外的。你说一个国际机场的屋顶排水系统,居然会被几块忘记收走的胶合板给堵住,这听起来简直像电影里的情节。不过仔细想想,极端天气对机场运营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广州转机时遇到雷暴,整个候机厅的航班信息屏突然全红了,那种混乱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暴雨对机场运营的连锁反应

其实暴雨带来的麻烦远不止漏水这么简单。能见度降低会导致航班延误或备降,强风会影响飞机起降,雷电更可能损坏导航设备。去年台风“山竹”过境时,香港机场就曾取消过数百架次航班。更棘手的是,暴雨经常伴随着电气设备故障,2018年北京大兴机场试运行时,就发生过因暴雨导致部分登机桥短路的情况。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都暴露了机场在极端天气应急预案上的漏洞。

说到排水系统,这确实是很多机场的痛点。机场跑道面积巨大,排水设计稍有不足,积水问题就会特别明显。上海浦东机场曾经在改造时特意加装了智能排水系统,就是考虑到长三角地区梅雨季节的特点。但像吉隆坡这次事件显示,硬件升级固然重要,施工管理更是关键环节。承包商在雷暴预警下匆忙撤离可以理解,但连基本的收尾工作都没做完,这种疏忽实在说不过去。

极端天气下的应急机制

我注意到马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承诺要改进气象预报查询机制,这个方向很对。现在很多国际机场都在用智能天气预警系统,比如新加坡樟宜机场就接入了实时闪电定位数据,能提前30分钟预警雷暴活动。不过光有技术还不够,去年迪拜机场暴雨时,虽然预警及时,但地勤人员调配跟不上,还是造成了大量行李滞留。所以说,应急预案必须落实到每个环节,从天气监测到人员调度都得考虑周全。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个细节:吉隆坡机场的应急小组能在90分钟内处理完漏水事故,这个响应速度其实值得点赞。相比2019年某欧洲机场因为暴雨导致航站楼部分区域停电6小时,他们的处置效率确实不错。但反过来说,如果当初施工规范执行到位,根本不需要启动应急机制不是?预防永远比补救更重要啊。

说到底,气候变化让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机场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真的需要把天气因素纳入日常运营的每个细节。从建筑设计到施工管理,从设备维护到人员培训,都得考虑到暴雨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赶飞机时,还得打伞过安检对吧?

《暴雨天气对机场的影响?》有3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