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能否兑现气候承诺?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COP30再爆发示威 气候抗议者促采取实际行动 - H5环球视角

看着贝伦街头那些在35度高温下挥汗如雨的抗议者,我不禁在想:这届COP30真能兑现气候承诺吗?说实话,当环境部长席尔瓦在示威人群中承诺”必须实现远离毁林和化石燃料的转型”时,我既感到欣慰又充满疑虑。毕竟从哥本哈根到格拉斯哥,类似的承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但全球碳排放量仍在持续攀升。特别是看到原住民代表普亚纳瓦那句”我们的土地和森林不是商品”的呐喊,这种矛盾感就更强烈了——一边是民间最朴素的生态保护诉求,一边是各国在谈判桌上寸步不让的利益博弈。

气候资金:承诺与现实的巨大鸿沟

还记得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发达国家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吗?直到2022年这个目标才勉强达成,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贷款形式。现在COP30要讨论的是更庞大的资金需求——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的气候适应资金就高达2150亿美元。但看着会场外那些严阵以待的防暴警察,我总觉得谈判代表们似乎更关心如何守住本国利益,而非真正解决气候危机。

化石燃料:难以割舍的”瘾”

说实话,每次气候大会最让人沮丧的就是化石燃料议题。虽然各国都在说减排,但全球对石油、煤炭的依赖反而在加深。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3年化石燃料补贴创下历史新高,达到7万亿美元。这就像一群人在着火的房子里讨论要不要关掉燃气灶,却没人愿意第一个动手。巴西作为这届主办国,其亚马逊雨林砍伐率虽然有所下降,但相较于十年前仍然高出47%,这种矛盾实在令人揪心。

不过话说回来,COP30也并非全无希望。原住民群体前所未有地参与到气候治理中就是个积极信号——他们守护着全球80%的生物多样性,却长期被排除在决策之外。现在他们的声音终于被听见,这或许能推动更接地气的环保政策。只是看着谈判即将进入”政治阶段”,我不禁担心那些最关键的气候承诺,又要在各国部长的讨价还价中被打折扣。毕竟,当”我们的未来不容出售”的标语与防暴警察同时出现时,这种反差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COP30能否兑现气候承诺?》有7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