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讯 | 埃塞俄比亚暴发马尔堡病毒疫情 – H5环球视角

本文核心洞察
埃塞俄比亚南部突发致命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证实,该国已出现至少九例马尔堡病毒确诊病例,这种与伊波拉同属丝状病毒科的“超级病原体”致死率最高可达80%,目前尚无获批疫苗或特效药。非洲疾控中心紧急通报,病毒株与东非此前发现的毒株相似,疫情集中在金卡地区,防控行动已迅速展开。更令人警觉的是,坦桑尼亚今年初刚经历一波疫情,卢旺达去年也曾暴发并导致15人死亡——马尔堡病毒正悄然在东非多地“复活”。它如何传播?为何难以防控?为何被称为“21天潜伏的出血性噩梦”?本文为你揭开这场无声危机背后的真相,并解析全球为何持续警惕这一高危病毒的扩散风险。每一次疫情暴发,都是对公共卫生体系的严峻考验——这一次,世界准备好了吗?
— 本内容由 H5环球视点对原文进行分析和提炼,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核心信息,观点仅供参考,请以原文为准。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星期五(11月14日)证实,埃塞俄比亚南部已发现至少九例马尔堡病毒确诊病例。 (路透社档案照片)

非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宣布,埃塞俄比亚南部地区确认暴发致命的马尔堡病毒疫情。

法新社报道,非洲疾控中心星期六(11月15日)宣布上述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星期五(14日)证实,埃南部已发现至少九例确诊病例。

非洲疾控中心数天前接到当地疑似出血性病毒报告,并在星期六的声明中说:“埃塞俄比亚国家参考实验室已确认出现马尔堡病毒疫情,目前正在开展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检测到的病毒株与此前在东非发现的病毒株相似。”

中心称,埃卫生部门已迅速采取行动,确认并控制了金卡地区(Jinka)的疫情。中心会与埃方合作,确保有效应对疫情,降低病毒向东非其他地区扩散的风险。

马尔堡病毒是已知最致命的病原体之一,通过体液接触传播,致死率介于25%至80%。与伊波拉病毒类似,马尔堡病毒会引发严重出血、高烧、呕吐和腹泻,潜伏期为21天。

坦桑尼亚今年1月曾暴发马尔堡病毒疫情,造成10人死亡。这波疫情于3月得到控制。

卢旺达去年首次暴发马尔堡病毒疫情,造成15人死亡,当局于2024年12月宣布成功消灭疫情。

目前尚无获批的马尔堡病毒疫苗或抗病毒疗法,但口服或静脉补液及针对性症状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几率。


【H5编辑部声明】

本文内容由H5环球视点编辑部基于外部资讯源编译整理。我们致力于提供客观、准确的环球动态,但不对原文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作任何保证。文章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

责任编辑: H5编辑部

《环球快讯 | 埃塞俄比亚暴发马尔堡病毒疫情 – H5环球视角》有37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