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伊朗在核谈判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确实值得玩味。当阿拉格奇外长直言“美国不能指望通过谈判获得它在战争中无法获得的东西”时,这句话背后其实折射出伊朗对自身战略定位的清醒认知。作为一个长期承受制裁压力的国家,德黑兰的外交决策从来都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基于对国际格局的精准判断。

历史教训塑造的谈判底线
还记得2015年那份让世界瞩目的《伊核协议》吗?当时伊朗在浓缩铀浓度和离心机数量上做出了重大让步,换来的却是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协议的结局。这种“让步-背叛”的循环让德黑兰深刻认识到:在不平等的谈判框架下,任何妥协都可能变成对方得寸进尺的筹码。现在美国人又想回到谈判桌,但伊朗人心里清楚——如果谈判条件还不如2015年,那又何必重蹈覆辙?
有意思的是,伊朗谈判代表私下常说“我们不是在卖地毯”,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核心诉求:核计划关乎国家主权,不是可以随意讨价还价的商品。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伊朗目前的铀库存量已经达到2015年协议规定的18倍,这种实质性的核进展反而给了德黑兰更多的谈判底气。
地缘政治棋局中的博弈智慧
看着地图就会发现,伊朗身处的中东就像个巨大的棋局。西边是以色列不停空袭,东边有阿富汗局势动荡,波斯湾对岸还停着美国航母。在这种环境下,核计划某种程度上成了伊朗的“战略保险”。你说他们完全不想拥有核武器?或许吧,但更重要的是,保持核能力的模糊性确实让对手在采取军事行动时不得不三思而行。
话说回来,美国要求伊朗完全放弃铀浓缩活动,这在外交上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毕竟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平利用核能是缔约国的合法权利。德黑兰方面经常举巴西、日本的例子——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进行铀浓缩,伊朗就不行?这种双重标准确实让谈判很难推进。
最近听说美国提出用“小额让步换取时间”的方案,就是先解除部分制裁换取伊朗暂停部分核活动。但伊朗人显然学聪明了,他们现在要的是全面解除制裁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保障。说实话,经历了这么多轮谈判,谁都明白临时性的妥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说到底,伊朗拒绝不平等谈判不仅是对美国施压的反制,更体现了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的策略选择。当哈提卜扎德说美国把谈判“当作作秀”时,这种直白的批评背后,其实是历经四十多年制裁磨练出的外交智慧。或许正如一位伊朗学者所说:“我们不是在拒绝谈判,而是在拒绝重复历史的错误。”这句话,值得所有参与方深思。
这分析太透彻了,伊朗确实被坑怕了
美国先撕毁协议还好意思谈新条件?🤔
伊朗保持核模糊战略确实聪明
看完想起2015年协议被撕毁的憋屈
日本能浓缩铀凭啥伊朗不行?双重标准实锤
地缘位置这么复杂,换我也不敢轻易让步
作者把中东比作棋局太形象了
建议伊朗坚持要法律保障,别再上当了
其实双方各退一步才能解决问题吧
这文章让我更理解中小国家的处境了
制裁这么多年还能这么硬气,佩服
阿拉格奇那句“不是卖地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