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伊政策有何转变?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伊朗称美国尚未准备好进行“平等公正”的核谈判 - H5环球视角

说实话,看到最近美伊之间的外交拉锯,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外交场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但眼前这对老冤家的关系似乎始终在“更糟”和“最糟”之间反复横跳。就在不久前,特朗普还放出可能会谈的风声,转眼间伊朗外长就直言美国“缺乏平等对话诚意”,这种戏剧性的转折着实耐人寻味。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双方都声称愿意谈判,但德黑兰方面特别强调不会参与“胁迫式对话”,这话里的火药味,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美国对伊政策有何转变?

从“极限施压”到“选择性接触”的转变

仔细观察会发现,美国对伊政策其实正在经历微妙调整。还记得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时那种决绝吗?当时可是摆出了“要么屈服要么毁灭”的架势。但经过这几年的较量,特别是去年以色列袭击和美军空袭核设施等事件后,华盛顿似乎意识到单纯施压效果有限。现在他们更像在尝试“选择性接触”——既保持制裁大棒,又偶尔释放谈判信号,这种矛盾姿态恰恰反映了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

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在12天战争爆发前的五轮间接谈判中,美方谈判代表竟然接受了在第三方国家与伊朗代表“同场不同桌”的奇特安排。这种既想谈又放不下架子的做法,活脱脱就是当前美国对伊政策的缩影。你说他们真想突破僵局吧,却在关键议题上毫不让步;说他们只想做做样子吧,又确实在维持着某种对话渠道。

核问题背后的地缘博弈新动态

伊朗副外长那句“华盛顿将谈判当作作秀”的指责,虽然听起来刺耳,但确实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根据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报告,伊朗的铀库存量已达协议规定上限的18倍,浓缩铀丰度也提升至接近武器级水平——这些数字背后,是德黑兰在谈判桌上越来越强的底气。而美国似乎还没找到应对这种局面的有效策略,他们的对伊政策在“全面遏制”和“有限合作”之间摇摆不定,这种不确定性反而让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说起来挺讽刺的,现在美伊双方都在玩“边缘政策”的游戏。美国想着用制裁逼伊朗回到谈判桌,伊朗则通过加速核计划提升筹码。但问题是,这种危险的平衡能维持多久?特别是考虑到以色列时不时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又时强时弱,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让本就脆弱的局面彻底失控。说到底,美国对伊政策的转变,本质上反映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既无力彻底解决,又不甘心完全放手的矛盾心态。

《美国对伊政策有何转变?》有13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