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对女孩成长有何影响?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女孩》:困境中的女孩该如何长大? - H5环球视角

说实话,看到舒淇导演的《女孩》中那个躲在衣橱里睡觉的小女孩,心里真的揪了一下。家庭暴力对女孩成长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和复杂。这些经历不仅会在童年留下心理创伤,更可能像影子一样伴随她们整个成长过程,甚至影响她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婚姻选择和自我认知。研究表明,经历过家暴的女孩患上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女孩的3倍以上,这种心理阴影往往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才能慢慢缓解。

家庭暴力对女孩成长有何影响?

家暴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与心理适应

长期生活在暴力环境中的女孩往往会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生存策略。有的孩子会像电影里的小丽一样选择逃避和躲藏,有的则会变得过度警觉,对任何声响都异常敏感。更令人心疼的是,很多孩子会内化这种暴力,认为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导致父母吵架或被打。这种自责心理特别可怕,它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带着”我不够好”的自我认知,进而影响她们的自尊和自信。

我记得有个案例,一个在暴力家庭长大的女孩,直到30多岁还经常做噩梦,梦到父亲打母亲的场景。她说即使现在生活已经很安稳了,但每当听到大声争吵或者东西摔碎的声音,还是会本能地想要找地方躲起来。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恐惧反应,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摆脱的。

暴力循环与代际传递的风险

更让人担忧的是,家暴往往存在代际传递的现象。数据显示,在童年时期目睹或经历家暴的女性,成年后成为家暴受害者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出很多。这倒不是说她们”选择”了这样的伴侣,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她们可能没有机会学习什么是健康的关系模式,甚至可能误以为暴力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或者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会在无意识中重复父母的模式,成为施暴者。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经历过家暴的女孩都会重复这种模式。像电影中小丽遇到的朋友莉莉那样的支持性关系,就能成为重要的保护因素。有研究发现,只要有一个稳定的、支持性的成年人关系——无论是老师、朋友还是亲戚——就能显著降低家暴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际关系支持在心理干预中那么重要的原因吧。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社会对家暴受害者的支持系统真的足够了吗?特别是对那些还在成长中的女孩,除了事后的心理咨询,是不是还应该建立更 proactive 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机制?毕竟,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而不是每天提心吊胆地躲在衣橱里睡觉。

《家庭暴力对女孩成长有何影响?》有2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