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女孩》能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事儿,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要知道这可是舒淇的导演处女作,一出手就能登上国际三大电影节的舞台,确实不简单。影片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认可,我觉得关键在于它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触动人心的成长故事。

真实经历的感染力
舒淇在采访中提到,这部电影的部分情节源自她的早年经历。1988年的基隆,那个躲在衣橱里睡觉的小女孩,那种对家庭暴力的恐惧,这种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影片格外有分量。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们想必也是被这种质朴却有力的叙事打动了。毕竟,能让人感同身受的故事,永远都是电影艺术最珍贵的部分。
成熟的艺术表达
别看这是舒淇第一次当导演,但她在电影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对影像的敏感度可不是盖的。据说剧本打磨了十多年,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成片里都能感受到。影片中那个性格内向的主角小丽,通过遇见开朗的转校生莉莉,逐渐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这种细腻的人物转变被处理得特别自然,完全没有新导演常有的生涩感。
侯孝贤导演的提点也很关键,“从你最想说的故事开始”这句话,现在看来真是点到了要害。舒淇选择了一个她最熟悉、最有感触的题材,这让整部电影都带着一种特别的真诚。威尼斯电影节向来青睐这种既有个人特色又有普世价值的作品,难怪《女孩》能脱颖而出。
说起来,这部电影在釜山电影节拿下最佳导演奖也不是偶然。从家庭暴力的阴影到友谊带来的希望,这种情感脉络的铺陈既克制又动人。特别是母亲阿娟那条线,白天在发廊工作,晚上承受家庭暴力,这种双重生活的刻画让影片的社会意义更加深刻。威尼斯评委们看重的,可能正是这种将个人叙事与社会议题巧妙结合的手法。
不得不说,华语电影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这样的认可,总是让人特别欣慰。《女孩》的成功或许能给更多电影人一个启示:好的故事不需要多么炫技,真诚和真实往往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太敢拍了,舒淇这次真的走心了!
侯导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佩服👏
听说剧本磨了十年,难怪细节这么稳
基隆的雨季和小女孩的眼泪一样压抑…
这电影真是拿命在拍吧,心疼那个衣橱里的孩子
新导演这么稳?服气,必须去影院支持
威尼斯也看脸吗?就凭舒淇能进主竞赛?
看完预告片哭惨,求别删减莉莉的戏份😭
每天都在等定档消息,急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