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讯 | 贝伦气候大会闭幕 展现绿色转型决心

经过长达20小时的加时谈判,贝伦气候大会惊险落幕!这份来之不易的《全球动员》文件宣告:全球向低碳转型已成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当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带来巨大挑战时,中国代表团力挽狂澜——不仅让”力争做得更好”成为国际共识,更首次在气候多边进程中纳入反对单边措施机制。发达国家行动滞后被文件点名,中国则推动建立公正转型机制,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适应资金。这场气候博弈背后,是绿色转型决心与政治角力的激烈交锋。

环球快讯 | 延迟逾18小时 COP30闭幕式正式启动

彻夜鏖战18小时,行李箱直接拖进会场——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气候大会究竟遭遇了什么?就在《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的关键时刻,COP30闭幕式意外延迟超时,而最核心的”淘汰化石燃料”条款竟在最终草案中神秘消失。超过80个国家联署的减排蓝图为何功亏一篑?巴西总统卢拉率先发出的能源转型呼吁,为何在谈判桌上被悄然淡化?当各国代表带着行李连夜磋商时,主席却宣称”合作良好”。这场关乎地球未来的博弈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拉锯与政治妥协?答案正在贝伦的会场缓缓揭晓。

环球快讯 | COP30气候协议草案涵盖融资、贸易和减排计划

经过两周激烈博弈,COP30气候协议草案终于浮出水面,却留下一个巨大悬念:为何备受瞩目的“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计划最终缺席?这份草案并非全无亮点,它历史性地首次纳入贸易条款,并承诺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资金增加两倍,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极端天气。然而,欧盟坦言协议“缺乏雄心”,法国部长更直言其“内容平淡”。中国在推动贸易条款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地缘政治博弈?当欧盟的期待与现实的妥协碰撞,这份协议究竟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还是一次错失良机的无奈妥协?一文带你洞悉COP30背后的复杂角力与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