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COP30会场火灾的新闻时,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聚集了全球气候精英的联合国会议啊,按理说安保措施应该是最高级别才对。虽然官方通报火势很快得到控制,但这场意外还是让人捏了把汗——要是发生在与会代表密集的区域,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火灾暴露的安全隐忧
记得去年迪拜COP28期间,会场每个转角都配备着消防器材,安保人员几乎是三步一岗。但这次贝伦会场的火灾发生在下午两点,正是会议最繁忙的时段。据现场记者描述,当时浓烟是从”蓝区”的临时展台区域窜出的,这个区域通常挤满了各国代表和媒体记者。让人困惑的是,这类国际会议的临时建筑按理都要通过严格的防火验收,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我在想,是不是有些主办方把太多精力放在政治议程上,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毕竟这类大型国际会议往往涉及数百个临时搭建的展台,用电负荷大,人员流动复杂。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就曾因为安保压力过大,不得不临时增派了3000名安保人员。而根据国际会议安全标准,像COP30这样规模的会议,至少需要配备1名安全专员 per 100名参会者。
应急预案的真实考验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火灾也让我们看到了应急机制的成效。从发生到控制只用半小时,人员疏散井然有序,这说明平时的演练确实发挥了作用。但细想之下,如果火灾发生在夜间或就餐高峰时段呢?要知道去年埃及沙姆沙伊赫的气候大会期间,主会场餐厅同时段最高人流量能达到2000人。
我采访过的一位会议安全专家曾透露,大型国际会议最怕的就是”安全疲劳”——前期严格排查,中期松懈,后期应付。特别是在会议进行到中段时,安保人员连续作战容易产生懈怠。这次火灾是否也暴露出类似问题?虽然巴西当局表示会全面调查,但我们更期待看到具体的改进措施,比如增加智能烟感报警系统,或者采用更严格的临时用电标准。
说到底,气候大会讨论的是关乎人类未来的议题,如果连会场安全都保障不了,又怎能让人相信我们能应对更大的气候危机?这场火灾应该成为所有国际会议组织者的警钟——安全措施永远没有”足够”二字,只有”更周全”。
这也太吓人了,国际大会居然出这种事?
安全都搞不好还谈什么气候未来啊!
半小时控制住算快了,但隐患真不小。
是不是临时展台电路老化没检查?🤔
去年COP28安保那么严,今年咋松了?
吃瓜群众表示:开会还能着火?离谱!
支持作者观点,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夜间要是起火后果不敢想……
催更后续!巴西官方调查有结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