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流如何持续发展?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王世坚:何志伟是个善良的孩子 桃园就让他上吧 - H5环球视角

说实话,看到两岸交流这个话题,不禁让我想起最近台湾地区选举中的一些讨论。王世坚在回应是否通过双城论坛推动两岸交流时那句“台湾有才能之士太多了”,其实挺值得玩味的。这不正说明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层面的参与吗?从基层民众到政治人物,每个人都能成为促进交流的桥梁。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两岸交流确实面临着不少挑战,该怎么持续推动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民间交流才是根本

我记得去年参加一个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时,有位台湾大学生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在没来大陆之前,我对这里的想象都来自新闻报道,真正来了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比任何宣传都来得真实有力。数据显示,2019年两岸人员往来约900万人次,虽然疫情后这个数字有所下降,但今年已经开始稳步回升。这种你来我往的民间互动,才是打破隔阂的最好方式。

两岸交流如何持续发展?

说到具体案例,不得不提厦门和金门的“小三通”。这个已经运行二十多年的通道,不仅方便了两地居民往来,更催生了许多感人故事。有位金门老伯每周都要坐船到厦门买菜,他说厦门的菜市场他比金门的还熟。这种日常生活的交融,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能拉近两岸人民的距离。

经济合作的新机遇

在经济层面,两岸的互补性其实超乎很多人想象。去年两岸贸易额达到2678亿美元,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企业的深度合作。比如在半导体产业,台湾的芯片制造技术和大陆的市场需求就形成了完美的互补。不过现在全球供应链正在重组,两岸经济合作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新能源、生物科技这些新兴领域,或许能成为下一个突破口。

我认识一位在长三角投资的台商,他的工厂最近开始转型做电动汽车零部件。他说:“大陆的市场规模和产业链完整性,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这种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往往比政治考量更有说服力。只是现在的国际环境变化太快,两岸企业都需要更多智慧来应对。

文化交流的深度拓展

最近爆火的电视剧《繁花》在台湾也引起热议,这种现象挺有意思的。两岸同胞虽然生活环境不同,但对优秀文化作品的欣赏却是相通的。据统计,去年有超过50部大陆影视剧在台湾播出,而台湾的综艺节目和音乐在大陆也一直有稳定的受众。这种文化上的共鸣,往往能超越政治分歧。

不过我觉得现在的文化交流还可以更深入一些。比如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两岸完全可以携手合作。闽南语歌曲、客家文化这些共同的文化遗产,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去年福建举办的“两岸非遗文化周”就吸引了不少台湾艺人参与,这种活动真的应该多多举办。

说到底,两岸交流要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回归到“人”这个根本。无论政治风向如何变化,民间的情感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都应该继续深化。就像王世坚说的,两岸能人很多,只要大家都能以务实、开放的心态相向而行,相信总能找到共赢的发展道路。毕竟,血浓于水的情谊,不是任何外力能够割断的。

《两岸交流如何持续发展?》有8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