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标识如何分级?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网络安全标识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看到这个网络安全标识分级制度,我突然想到前几天网购智能门锁时的困惑——十几款产品都说自己安全可靠,但到底哪个真能防住黑客攻击?现在终于有个明确标准了!说实话,这种星级评定就像给产品贴上了“防骗标签”,三星级的设备估计很快会成为消费者首选,毕竟谁都不想自家摄像头突然变成直播现场。

网络安全标识如何分级?

分级标准里藏着哪些门道?

基础级要求看似简单,其实挺考验厂商诚意的。光是“动态修复漏洞”这点,很多智能设备就做不到——你们肯定遇到过那种半年都不推送更新的智能音箱吧?增强级要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个“先进”具体指什么?我猜可能需要具备行为检测、异常流量监控这些功能。最厉害的是领先级还要通过渗透测试,这相当于请专业黑客来攻破设备,能达到这个级别的产品,估计价格不菲但确实物有所值。

标识背后暗藏的商业博弈

注意到这是自愿参与的制度了吗?这就很有意思了。大厂商肯定会抢着做三星认证,毕竟能形成技术壁垒。但小厂子可能要纠结——做认证增加成本,不做又怕失去市场。还记得当初能效标识推广时,有些空调品牌就是靠高能效评级逆袭的。网络安全标识说不定也会重塑行业格局,特别是智能家居这类容易泄露隐私的领域。

说到检测报告,我突然担心起执行环节。现在很多检测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会不会出现“给钱就过”的情况?征求意见稿里明确禁止伪造标识,但具体监管措施还得再细化。要是能像食品安全追溯那样,扫码就能看到详细的检测数据就好了——比如这个摄像头到底防住了哪种攻击,修复过哪些漏洞,让消费者看得明明白白。

距离征求意见截止还有一年多时间,这段时间估计厂商们都要忙起来了。下次换路由器时,我肯定要选个带三星标识的,毕竟家里那么多设备连着网,安全真不能将就。你们觉得这个分级制度会让数码产品涨价吗?

《网络安全标识如何分级?》有1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