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出口为何大幅增长?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中国汽车市场强劲动力从哪来?多重利好叠加催热新能源车市场 - H5环球视角

看到新能源车出口量同比增长超九成的数据,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这也太猛了吧”!记得去年这时候,大家对新能源车出海还停留在“小步快跑”的阶段,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就实现了近乎翻倍的增长。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有意思的故事。比如我最近就听说,有个朋友在德国街头看到了五辆国产电动车并排停着的场景,这在两年前简直难以想象。

政策红利与市场时机完美契合

不得不说,国内新能源车产业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各地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不仅拉动了内需,更重要的是帮助车企积累了规模化生产经验。想想看,当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时,单台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这可是出口竞争中最实在的优势。而且啊,明年购置税政策要调整的消息,反而成了最好的“促销广告”,让车企和消费者都动起来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政策推动不仅在国内见效,在国际市场上也形成了连锁反应。欧洲那边不是正在加速电动化转型嘛,他们的补贴政策和我们这边形成了时间差,这给中国车企创造了难得的窗口期。我认识的一个供应链经理就说,现在他们的生产线基本是“国内国外两班倒”,白天生产国内订单,晚上赶制出口车型。

技术升级带来底气

说到产品力,现在的国产新能源车确实今非昔比了。前几天试驾了某品牌最新款,那个续航表现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官方标称600公里,实际开空调都能跑到550公里以上。这种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让海外消费者也开始转变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更别说智能座舱这些附加功能了,连德国工程师看了都直呼“没想到中国车已经这么智能”。

电池技术的突破可能是个关键。听说现在主流车型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不仅安全性更好,成本还比三年前下降了近30%。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东南亚市场,我们的电动车能比日系混动车型更有价格优势了。毕竟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续航实在、价格合适才是硬道理。

海外布局的“先手棋”

其实很多车企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在海外布局了,只是当时动静不大。像某头部品牌在挪威的直营店,开业第一年才卖了几百辆,但现在月销都能过千。这种“闷声发大财”的策略,现在看确实高明——既摸清了当地市场,又建立了售后体系。等疫情后全球需求爆发时,这些提前布局就成了最大的筹码。

不过话说回来,出口暴增也带来甜蜜的烦恼。上周和做物流的朋友吃饭,他说现在滚装船都快成“稀缺资源”了,运费比年初涨了快一倍。但即便如此,车企还是抢着订舱位,因为海外订单的利润确实可观。这种市场热情,恐怕连车企自己都没完全预料到。

眼看着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从“试水”变成“主流”,这种转变确实令人振奋。不过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也不小,比如如何适应不同国家的充电标准,怎么建立更完善的售后网络。但既然已经迈出了这关键一步,相信中国车企能找到自己的解题思路——毕竟,能在国内这么卷的市场杀出来的,应该没有什么是应付不了的。

《新能源车出口为何大幅增长?》有6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