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水灾为何频发?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马国六州水灾 灾民直逼万人

看到马来西亚这次水灾的新闻,说实话真的让人揪心。从几百人一下子暴增到9400多人受灾,特别是吉兰丹州,光这一个地方就有8200多人被迫离开家园,数字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无助啊。这不禁让我思考,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水灾会如此频繁?难道仅仅是天灾这么简单吗?

马国水灾为何频发?

地理环境与气候的双重影响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每年都要面对两个季风季节——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特别是现在这个季节,东北季风带来的强降雨简直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一样。但有趣的是,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自然规律,可为什么受灾程度一年比一年严重?我查了下资料,发现吉兰丹河和哥乐河的水位监测数据,今年的降雨量其实并没有比往年特别突出,但受灾范围却明显扩大了。这就很值得深思了,不是吗?

城市化进程中的隐忧

说到这个,我就想起去年在吉隆坡看到的景象。到处都是新建的高楼大厦,原来的绿地、湿地都被混凝土取代了。要知道,这些自然地貌原本就像是天然的”海绵”,能够吸收大量雨水。现在可好,雨水直接变成地表径流,一股脑儿往河里冲。特别是在吉兰丹这样的地方,虽然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但无节制的土地开发仍然在持续。我在想,是不是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城市发展规划了?

防洪基础设施的短板

说实话,马来西亚的排水系统真的需要升级了。很多地方的排水管道还是几十年前的设计标准,根本应付不了现在这种极端天气。而且啊,河道疏浚工作也经常跟不上,泥沙淤积导致河道蓄水能力大打折扣。这次吉兰丹水利灌溉局发预警说低洼地区可能面临水灾,这不就说明现有的预警和应对机制还存在漏洞吗?要我说,与其每次都临时抱佛脚,不如把功夫下在平时。

说到底,水灾频发这个问题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从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到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再到科学的城市规划,缺一不可。看到那些受灾的民众,我在想,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起来,下次受灾的会不会就是我们自己呢?希望这次的水灾能真正唤醒大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让这样的悲剧少发生一些。

《马国水灾为何频发?》有1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