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何时能够改善?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10月供需双双放缓,年底前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 - H5环球视角

说实话,看到基建投资增速转负的消息,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毕竟基建投资向来是经济运行的“压舱石”,现在这个数字突然由正转负,确实让人不禁要问:基建投资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回暖?从数据来看,1-10月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同比下降0.1%,而1-9月还是增长1.1%。这种转变来得有点突然,但也并非完全出乎意料。

资金短缺是最大瓶颈

中国银河证券的张迪分析得很到位,地方政府化债约束仍在,配套资金不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想想也是,现在各地政府都在忙着化解债务风险,哪还有那么多闲钱投入基建项目?不过话说回来,中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发改委10月底就宣布,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经全部投放完毕,还从地方债结存限额中安排了5000亿元下达地方,其中2000亿元专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资金到位需要时间,所以张迪预测真正的改善可能要等到2026年,这个判断还是挺有道理的。

政策发力还需时日

其实从政策层面看,决策层已经动起来了。东方金诚的王青说得对,现在政府负债率相对较低,物价水平也不高,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有足够的发力空间。但是政策传导需要时间啊!就像给植物浇水,不是说今天浇了明天就能开花结果。特别是基建项目,从立项、审批到开工建设,再到产生实际效益,这个周期往往都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

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整体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但像“柏林枢纽互通”这样的重点项目还是在持续推进。这说明什么呢?可能意味着现在的投资更注重质量和效益,而不是简单追求数量增长。这种转变从长远来看是好事,但短期内确实会让增速数据不太好看。

说实话,我觉得基建投资要真正回暖,可能还得看几个关键因素:地方政府的债务化解进展如何、民间资本能否被有效调动、还有就是要看新一批政策性资金什么时候能真正落地见效。这个过程急不得,但也慢不得。毕竟基建投资不仅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增长,更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潜力。

现在大家都在期待年底前的政策加码。刘涛副院长说得对,除了两个“5000亿”政策,还需要在扩大民间资本准入、打通投资堵点等方面下功夫。这些措施如果能落实到位,或许能让基建投资在明年下半年看到比较明显的改善。不过话说回来,经济这东西,预测起来总是充满变数,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保持耐心,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吧。

《基建投资何时能够改善?》有9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