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缅甸军政府突然对边境诈骗中心采取强硬措施,这转变实在令人意想不到。要知道,这些诈骗窝点在边境地区已经存在多年,军政府以往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次他们不仅亲自下场,还联合克伦民族军拆毁180多栋建筑,拘留上千名外籍人员,这阵仗确实不一般。是什么让军政府突然改变态度?国际压力恐怕是绕不开的关键因素。
美国态度转变带来的压力
说起来,美国政府最近成立的那个”打击小组”确实让缅甸军政府坐不住了。你想啊,联邦调查局和特勤局都参与其中,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军政府口头上说是在参与多国合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他们是担心美国直接介入调查。毕竟让外国执法人员越境办案,这对任何主权国家来说都是个敏感话题。一位军方官员说得挺直白:”我们必须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这句话背后透露出的焦虑感,简直呼之欲出。
国际形象受损的隐忧
敏昂莱亲口承认诈骗中心问题严重损害缅甸的国际声誉,这倒是个值得玩味的细节。缅甸军政府自2021年掌权以来,在国际社会上本就处境艰难。现在又因为边境诈骗问题成为众矢之的,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更关键的是,明年就要举行大选,军政府确实需要在大选前做出些成绩来挽回形象。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效果能持续多久还真不好说。
有意思的是,克伦民族军方面却声称这次行动是由他们主导的。这种说法上的不一致,反而更凸显出各方都在争夺话语权。但无论如何,国际压力确实成为了推动改变的催化剂。只是这种迫于外界压力而采取的行动,往往都带着几分被迫和仓促。看看那些被缴获的2653台电脑和21750部手机,这个数字背后反映出的诈骗规模之大,不禁让人怀疑:为什么这些问题能存在这么久才被处理?
说到底,国际压力就像一个放大镜,把缅甸内部治理的问题照得清清楚楚。但外力终究是外力,真正要解决问题,还得看缅甸各方能否形成持续有效的治理机制。否则,等这阵风头过去,难保不会故态复萌。毕竟,边境地区的复杂局势和各方势力的博弈,可不是一次突击行动就能彻底解决的。
这波操作明显是被美国逼的,不然早干嘛去了?
国际压力真有用?我看就是做做样子给大选看 😏
180栋楼说拆就拆,动作够快啊,之前装看不见?
敏昂莱终于知道脸面重要了?国际声誉都烂成这样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