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房产拍卖有哪些风险?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澎湃新闻 付款前→城区房、付款后→郊区房,阿里拍卖:已撤销的相关微信公众号文章 – 搜狗微信搜索 - H5环球视角

说真的,在阿里拍卖上看到南宁市中心那套房产的鸟瞰图时,我差点就心动了——密集的摩天大楼、宽阔的主干道,这不就是理想的投资标的吗?但仔细想想,网络房产拍卖这事儿,还真是处处藏着意想不到的坑。就像最近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案例,有人拍下所谓的“核心城区房”,结果发现定位信息跟实际情况差了十万八千里,最后只能申请撤销交易。这种事儿在线上拍卖平台其实并不少见,毕竟隔着屏幕看房,谁也不敢保证图片和现实能完全对得上。

网络房产拍卖有哪些风险?

信息不对称:看不见的陷阱最致命

你知道吗?很多竞拍者最容易栽在信息核实这个环节。去年某平台的数据显示,约32%的房产拍卖纠纷都源于房屋现状与描述不符。比如有买家拍下一套写字楼,等到实地看房才发现,所谓的“精装修”其实是五年前的装修,而且存在严重的漏水问题。更夸张的是,有些拍卖页面连房屋是否附带租约都不写清楚,万一拍到个带着十年长租约的房子,那可就真是欲哭无泪了。

资金安全:不只是钱的问题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就吃过亏,他在缴纳保证金时没仔细看协议,后来因为个人原因放弃竞拍,结果平台以违约为由扣除了全部保证金。这种情况在司法拍卖中尤为常见——根据某法院披露的数据,约15%的竞买人因未仔细阅读竞买须知而蒙受损失。而且线上支付环节也存在风险,曾经出现过钓鱼网站冒充正规拍卖平台的情况,虽然是个例,但足以让人警惕。

说到产权问题就更复杂了。有买家拍下房产后才发现,这套房子居然涉及三起抵押纠纷,原业主还欠着大笔物业费。这类隐形债务就像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引爆。记得去年某个案例吗?那位买家拍得房产后,突然冒出来个声称拥有优先购买权的人,官司一打就是大半年,最后虽然赢了,但耗费的时间精力根本无法用金钱衡量。

说到底,网络房产拍卖确实给投资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这份便利背后需要更多的谨慎。每次点击出价按钮前,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套房子的真实状况我了解多少?所有的法律风险都排查清楚了吗?我的资金准备是否充分?毕竟,再诱人的价格,也比不上一个踏踏实实的安身之所来得重要。

《网络房产拍卖有哪些风险?》有6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