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经济政策为何失宠?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福克斯民调: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支持率创新低

说实话,看到福克斯这份民调确实让人有些意外——毕竟经济议题曾是特朗普最引以为傲的执政亮点。不过细想之下,这种民意反转似乎早有征兆。记得去年还有不少中小企业家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减税带来的红利,如今却听到越来越多抱怨关税战推高成本的声音。这种转变背后,恐怕不只是疫情后遗症那么简单。

特朗普经济政策为何失宠?

数字背后的民生温度

61%的不认可率这个数字确实触目惊心,但更值得玩味的是那些具体的生活场景。我注意到中西部农民在采访中提到,当初支持关税战是抱着”短期阵痛”的预期,没想到大豆仓库积压至今未见缓解。制造业回流的口号虽然响亮,但俄亥俄州的工厂主们私下抱怨,海外零部件关税让本土组装成本不降反升。这些微观个体的真实困境,或许比宏观数据更能解释民意的转向。

政策预期的落差效应

特朗普在2017年推出的减税法案曾让华尔街欢欣鼓舞,但普通民众的感受可能复杂得多。根据税务政策中心的数据,企业税率从35%骤降至21%确实刺激了股市,可对工薪阶层而言,平均仅2%的减税幅度远不及医疗保费上涨的速度。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落差,在通胀高企的当下被进一步放大——当超市里牛肉价格比三年前贵了四成,谁还会惦记那点微薄的退税呢?

更耐人寻味的是民调中那15%认为政策受益的群体。他们多数集中在能源、金融等领域,这种受益面的局限性反而凸显了政策普惠性的缺失。就像有位德州石油工程师说的:”页岩油开采禁令解除让我们赚了钱,可我妹夫的太阳能公司差点破产。”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或许正是当前经济民意分裂的缩影。

说到底,经济政策的评价永远不只是数字游戏。当普通家庭发现所谓的”历史最低失业率”掩盖了零工经济的脆弱性,当中小企业主意识到贸易保护主义是柄双刃剑,这些切身感受正在重塑选民的判断标准。毕竟餐桌上的账单,永远比白宫发布会上的宣言更有说服力。

《特朗普经济政策为何失宠?》有6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