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特朗普对美联储降息的执着程度,简直比追连续剧还上心。这不,又在公开场合半开玩笑地威胁要炒掉财长贝森特,原因居然是“没能让美联储把利率降下来”。这种直白的施压方式,在外界看来可能有些戏剧化,但背后折射出的经济博弈却相当耐人寻味。毕竟,这位前总统的每个举动,往往都藏着精打细算的政治考量。
降息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为什么特朗普对降息如此念念不忘?说到底,这关乎明年大选的胜负手。要知道,目前美国的通胀率仍维持在3.5%左右的高位,普通民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物价涨、房贷压力大。如果能推动美联储继续降息,不仅能让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更重要的是能缓解选民的财务压力——这可是实打实的选票啊!但问题在于,美联储的独立性向来是其信誉的基石,如此公开施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有趣的是,就在特朗普喊话的同一天,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却显示内部存在明显分歧。虽然10月底刚完成了年内第五次降息,将利率区间下调至3.75%-4.00%,但已有数位官员明确表示“12月再降息25个基点未必是最佳选择”。这种政策信号与政治诉求的碰撞,不禁让人想起2018-2019年期间特朗普与鲍威尔的那场著名“拉锯战”——当时也是降息议题,也是公开批评,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降息真的是万能药吗?
从经济学角度看,持续降息就像给经济打肾上腺素,短期可能见效快,但长期依赖反而会埋下隐患。目前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涨幅仍在2.8%徘徊,如果贸然大幅降息,很可能重新点燃通胀火焰。更不用说,当前美国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的低位,从传统货币政策框架来看,确实缺乏继续大幅降息的紧迫性。
不过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精:在他任期内,美联储曾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股市也因此屡创新高。这种“低利率-高股市”的良性循环,无疑是最直观的政绩展示。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通胀压力未消,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联储的决策空间其实相当有限。话说回来,这种总统与央行的微妙博弈,倒让我们这些旁观者看得清清楚楚: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从来都不是完全同步的。
说到底,特朗普对降息的执着,折射出的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当货币政策被卷入政治漩涡,专业决策该如何保持定力?或许,这场关于利率的拉锯战,最终考验的不仅是经济智慧,更是制度韧性。毕竟,央行独立性的价值,往往要在政治压力最大的时刻才能真正显现。
特朗普这操作太真实了,为了选票啥都敢说 😂
降息真能救经济?别把美联储当许愿池啊!
历史重演?2018年那会儿我就觉得他太急功近利了
吃瓜群众表示:看懂了,就是想拉股市冲选票呗 👀
美联储要是真听他的,美元信用怕是要崩吧?
天天喊降息,通胀回头反扑谁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