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港澳台青年在全运会志愿者队伍中活跃的身影,真的让人特别感动。你知道吗?这些年轻人跨越地域界限,用热情和专业为这场体育盛会添砖加瓦,他们选择的不仅仅是志愿服务,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和情感的连结。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这样的参与显得格外有意义。
参与渠道其实比想象中更丰富
可能有人会觉得港澳台青年要参与全运会挺困难的,其实不然。就拿这次十五运会来说,组织方专门设立了跨境志愿者招募通道,通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计划等平台,为港澳台青年提供了便捷的报名渠道。我记得有位来自香港的志愿者说,他们是通过学校的学生事务处了解到招募信息的,整个报名流程比想象中顺畅得多。
除了官方渠道,各类青年社团和组织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澳门青年联合会、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等,都会定期组织成员参与这类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这种组团参与的方式,既缓解了个人的陌生感,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不得不说是个很聪明的做法。
他们在赛场内外都做些什么?
你可能好奇这些志愿者具体都在忙些什么。他们的工作范围相当广泛——从赛事引导、语言翻译,到媒体服务、后勤保障,几乎覆盖了赛事的每个环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multilingual志愿者在这个国际化赛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位台湾志愿者跟我说,她凭借流利的英语和闽南语,帮助了不少来自海外的观众,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她特别有成就感。
不过啊,志愿服务可不是件轻松事。凌晨四点起床准备,深夜才能休息是常态。但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年轻人从未抱怨过。他们说,能够亲身参与国家级的体育盛事,再辛苦也值得。这种精神,难道不正是体育精神最好的诠释吗?
参与的意义远超志愿服务本身
在我看来,港澳台青年参与全运会,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志愿服务本身。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机会,更是增进了解、促进融合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内地的发展变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建立友谊,这种经历是课堂上永远学不到的。
还记得有位澳门志愿者分享的故事吗?她说在服务期间结识了来自新疆的志愿者,两人因为对体育的共同热爱成了好朋友。这种跨越地域的友谊,不正是全运会最珍贵的收获之一吗?说真的,这种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交流,往往比奖牌更让人动容。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相信未来港澳台青年参与全国性活动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或许下次全运会,我们能看到更多带着不同口音,却同样满怀热情的年轻面孔。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没有距离,梦想不分地域。
太暖心了!港澳台青年真的超有爱~😊
凌晨四点起床还坚持服务,respect!
看到他们用闽南语帮观众,瞬间泪目了😭
是不是只有通过社团才能报名啊?有点好奇
这不比某些只会嘴上喊统一的人强多了?
催更下届全运会志愿者故事!想看更多细节
大湾区融合真不是口号,这群年轻人做到了👍
组团参与确实聪明,一个人去肯定慌得一批
身份认同+1,体育就是最好的纽带!
说白了,这种交流比开一百场座谈会都管用
澳门小伙和新疆姑娘的友谊我可以嗑!
别光夸了,能不能多给点实际支持啊?
青春无界限,说得我热血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