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远离电子烟陷阱?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泰国警告电子烟中使用依托咪酯等非法药物增多

看完泰国电子烟掺杂依托咪酯的新闻,说实话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孩子们随手在社交平台买的”水果味电子烟”,很可能就是裹着糖衣的神经毒药。最近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偷偷告诉我,常有初中生凑钱买那种没包装的电子烟,说抽了会”很嗨”——现在想来,怕不是碰上了这种掺了麻醉剂的玩意儿。

青少年如何远离电子烟陷阱?

电子烟正在变成新型毒品载体

泰国检测的83个样本里,近七成非法产品含有麻醉剂依托咪酯,这个数据够吓人的吧?更可怕的是这些三无电子烟专挑青少年下手,用炫酷造型和水果口味做诱饵。我邻居家孩子就中过招,买了号称”提神醒脑”的电子烟,结果抽完直接晕倒在篮球场。医生说是依托咪酯导致的呼吸抑制,再晚送医半小时可能就出大事了。

青少年防坑指南:三招识破陷阱

首先得教会孩子辨认”死亡信号”:那些宣称”超级爽””无成瘾”的电子烟绝对要远离!正规尼古丁产品都不敢这么宣传。其次要看销售渠道,在学校周边小摊、社交软件私聊卖货的,十个有九个有问题。最后是价格,二十块就能买到的电子烟,成本连包装都不够,里面装的是什么还用说吗?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案例,某中学五个学生合伙网购电子烟,卖家保证”绝对安全”,结果抽完集体出现幻觉。报警后查获的烟油里检测出三种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其中一个孩子治疗后仍然会间歇性手抖。这类案件今年在全国各地都出现过,可不是个别现象。

比禁止更重要的是赋能

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关键要让孩子明白电子烟不是酷炫玩具。有个做法特别棒——某初中请来戒毒所的年轻人现身说法,那个19岁男孩就是从电子烟开始接触毒品,现在肾功能严重受损。现场很多学生听完当场把电子烟扔进了回收箱。这种真实案例比老师说教一百遍都有用。

其实青少年追求新奇没错,但得引导到正道上。现在有些学校开设了VR防瘾体验课,让学生感受吸毒后的失控感;还有社区组织电竞比赛替代抽烟社交。这些方法都在证明:当健康娱乐的选项足够精彩,谁还会去碰那些危险的玩意儿呢?

说到底,保护孩子不能只靠查禁,更要培养他们的鉴别力和拒绝的勇气。下次你家孩子说”同学都在抽”,不妨反问:如果他们都跳楼,你也跟着跳吗?这句话虽然刺耳,但或许能戳破那种盲从心理。毕竟在电子烟这个问题上,一次尝试可能毁掉的就是整个人生。

《青少年如何远离电子烟陷阱?》有2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