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讯 | 联合国机构报告警示极端高温对农业构成多重风险

本文核心洞察
当极端高温让农田龟裂、渔场枯竭,全球12.3亿人的生计悬于一线,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场无声的危机?联合国最新报告敲响警钟:气温每升高1°C,玉米小麦减产最高达10%,2021年全球因热浪损失4700亿工时。这份在COP30气候大会发布的权威研究,首次系统揭示高温如何撕裂农业命脉——从作物凋萎到渔民失业,从劳动者热射病风险到生态系统崩溃。但危机中藏着转机:报告同步披露巴基斯坦、智利等国成功案例,指出通过科学灌溉与气候智慧农业,我们仍能筑起抵御高温的防线。这场关乎人类饭碗的战役,胜负关键就藏在字里行间。
— 本内容由 H5环球视点对原文进行分析和提炼,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核心信息,观点仅供参考,请以原文为准。

  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21日电(记者周永穗)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20日在巴西联合发布《极端高温与农业》报告,强调极端高温对农业与食物系统(农食系统)构成多重风险,指出迫切需要以科学为依据的解决方案来增强农业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环球快讯 | 联合国机构报告警示极端高温对农业构成多重风险

  这份报告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的一场主题为“通过气候科学改造农食系统”的边会上发布。报告说,极端高温损害农牧业,使渔业资源衰退,并威胁着全球约12.3亿人的生计。气候变化还大幅增加了农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而死亡的风险。据统计,2021年全球因极端高温损失4700亿工时。

  报告显示,利用一系列气候情景和模型进行的预测表明,极端高温使农食系统受损的趋势将继续恶化。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玉米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产量预计将下降4%至1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吉姆·斯基在一份公报中说,农食系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干旱和极端高温已经使传统的风险管理措施不堪重负。他强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作物产量、牲畜生产力、水资源供应和生态系统功能等,而所有这些都对粮食安全、生计、营养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直接影响。

  该报告还研究了巴基斯坦、摩洛哥、智利和葡萄牙等国关于极端高温带来连锁反应的案例,并提出风险治理办法,例如实施可持续灌溉措施,以及通过气候科学和信息指引下的相关实践来减缓气候变化等。


【H5编辑部声明】

本文内容由H5环球视点编辑部基于外部资讯源编译整理。我们致力于提供客观、准确的环球动态,但不对原文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作任何保证。文章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

责任编辑: H5编辑部

《环球快讯 | 联合国机构报告警示极端高温对农业构成多重风险》有18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