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如何复兴文化遗产?

话题来源: 环球快讯 | 数字技术让千年运河“流动”起来 将运河的故事带向世界舞台 - H5环球视角

站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VR体验区,看着游客们戴着设备在虚拟时空中穿行,我不禁在想:数字技术到底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怎样的新生?这不仅仅是把文物数字化那么简单,而是真正让那些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化记忆重新活过来,和现代人产生情感连接。就像那个“运河奇迹”项目,谁能想到千年运河的故事能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年轻人也如此着迷?

数字技术如何复兴文化遗产?

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可感知”

说实话,以前去博物馆看文物,总觉得隔着层玻璃,有种距离感。但现在不一样了,通过VR、AR这些技术,我们居然能“走进”古人的生活场景。大运河博物馆那个项目就特别有意思,他们创造的小河灵“安澜”就像个活泼的导游,带着观众从隋唐一直走到现代。这种沉浸式体验比单纯看展板有趣多了,连我这种对历史不太感冒的人都玩得不亦乐乎。

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那些线性分布的文化遗产,比如长城、丝绸之路,还有这条大运河,以前很难整体展示。现在通过数字建模,能把散落在各地的文化碎片串联起来,让人一眼就看懂它们的历史脉络。这不,大运河那个沉浸式展览在比利时展出时,外国观众也能直观地理解这条千年水道的故事。

当传统文化遇见现代科技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些项目居然请来了《黑神话:悟空》《哪吒2》的制作团队。想想看,游戏和电影行业积累的技术经验,现在用来复活文化遗产,这跨界合作真是太妙了!他们懂得怎么讲故事,怎么营造沉浸感,这恰恰是传统文化展示最需要的。说真的,如果还是老一套的展陈方式,年轻人可能看两眼就走了。

而且数字化还有个好处——打破了时空限制。以前想看敦煌壁画得跑去甘肃,现在在数字敦煌网站上就能看清每个细节,连颜料剥落的痕迹都一清二楚。据说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每日故宫”APP,每天推出一件馆藏珍品的高清影像,这要放在以前,哪能天天看到这些宝贝?

文化出海的新可能

说到文化出海,数字技术真是个神器。大运河那个展览在布鲁塞尔引起轰动,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用外国人能理解的语言——视觉和互动,来讲中国故事,这比单纯输出文物展要有趣得多。我突然想到,如果每个文化遗产地都能开发出这样的数字项目,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子就宽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数字化也不是万能的。技术再先进,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文化内涵的传达。就像做菜,食材再好,调味不对也是白搭。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呈现,这确实需要好好琢磨。但至少现在,数字技术给了我们更多尝试的可能,让那些尘封的历史重新发光发热。

《数字技术如何复兴文化遗产?》有4条评论

发表评论